既要筑巢引鳳 又要固巢養鳳
——石煤機公司新進人才成長記
伴隨著冀中裝備石煤機公司不斷的改革創新與轉型發展,企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近兩年陸續招聘了三十多名大學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為企業注入了青春活力,積聚起發展的新生力量。在新的環境里,這些年輕人是如何成長的?企業又是怎樣育才的呢?
沉入一線接地氣
畢業于長安大學的高裕泰,是今年4月份進入石煤機公司的,聽完該公司領導親自講授的企業文化、安全生產、人才激勵政策等入職教育第一課后,他被分到裝配車間實習,了解各種煤機裝備的基本結構和運行原理,參與液壓管路的連接及產品組裝。在同工人師傅們一起干活中 ,他學會使用了電動扳手、風動扳手等組裝工具,很好鍛煉了動手能力;看到了只在書本上見過的裝置,尤其是各種液壓閥令其大開眼界,吸引著他深入學習每種閥體的功能原理及連接方法。
在生產一線實習,高裕泰感覺體力消耗很大、很累,但他表示更多的還是收獲。不僅僅是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專業知識、磨礪了自己的意志,還深切感受到裝配車間職工團結協作、精益求精、拼搏奉獻的石煤機精神以及大家對待工作、對待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交叉培養效果好
石煤機公司作為一個創新型企業,需要引才更注重育才,為此企業積極探索并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今年以來實行了“交叉培養”新模式,即在各生產車間與相關部室間穿插實習,并科學制定實習計劃,最終達到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融會貫通的效果。
在石煤機公司毛料分廠實習了兩個月后,畢業于安徽工業大學的王田陽便被安排進毛料庫整理并錄入庫存信息。毛料分廠承擔著機械產品所有鉚焊件的加工制造任務,在車間一線,王田陽實地掌握了各種板材、管材、線材的切割下料,折彎和鉚焊等加工工藝及流程,隨后進入庫房對原材料的入庫、出庫及下料進行管理,這是他首次接觸到了ERP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充分感受到書本中所學的計算機軟件知識,可以在車間生產組織與管理中發揮出巨大作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隨后他又進入機加分廠學習產品零件精加工工藝流程,在研究所學習產品設計,到售后服務部了解用戶需求……。
一年的交叉實習使王田陽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師承專家汲智慧
石煤機公司為每一位新進的高層次人才都配備了一對一指導老師,這些指導老師均是具有豐富科研和管理經驗的專家級領導。
今年7月份,燕山大學碩士畢業生劉義應聘進入石煤機公司,初來乍到的他感到工廠的環境與學校大不一樣,有些無所適從。在他的指導老師、該公司副總工程師魏蒼棟的耐心指導下,劉義茅塞頓開,明白了如何從一個學生身份轉變為職業者,在工廠學習知識與干工作的思維模式同學校有什么不同,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干……,為他在實習中取得更多收獲奠定了基礎。
東北林業大學碩士畢業生劉書霞在石煤機公司隨車起重機分公司副總經理李長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指導下,快速走出了初出校門的迷茫,將自身扎實的理論功底逐步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實習期滿便可承擔隨車起重機液壓系統的設計任務了。
今年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強調“堅持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堅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堅持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石煤機公司秉承人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理念,不斷改進對人才的科學培養機制,用心用情關懷人才的成長,用厚重的企業文化為他們鑄就石煤機精神,靠“傳、幫、帶”為他們傳授良好的品質和能力,為滿足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打好堅實的人才基礎。
(李昕泉)